财富中心400 687 0116

新闻资讯

全面获取中原信托的即时资讯

信托风险将买者自负

        “到期必兑付”的中国特色信托产品暗藏的风险正愈发引起各方关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日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下称《报告》)指出,中国信托企业管理的资产总额在今年6月底时已达5.3万亿元(约占GDP的11%),两年内增幅高达90%,其表面的良性现象可能会让投资者低估风险,并有可能将风险溢出至银行业。
        实际上,就在这份《报告》发出的两周前(9月24日至28日),国内信托产品单周成立数量再次超过百款,环比增长接近100%。
        “信托规模近两年的高速增长,与业内盛行的刚性兑付有极大关系,这让信托产品不像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而更像是高息存款,安全、收益高。”11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陈贺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随着信托业规模的扩大,刚性兑付恐难持续,信托的风险和收益将进一步匹配。他建议,相关制度应尽快健全,预防风险溢出。
        争相拥入
        “现在很难有像信托这样合适的投资产品了。”济南投资者李谦向导报记者表示,数日前,他刚刚用手头几乎所有的资金购买了一款投向地方基建的集合信托产品,投资期限1年,门槛100万元,年化收益率可达9%。“以前年化收益率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12%左右。在银行理财产品中,1年期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都很少见。”
        济南市民曹晓华也向导报记者表示,她一开始比较担心信托的风险问题,但最终被说服,因为经过查阅资料她发现,目前没有出现过一例到期未能兑付的信托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没有出现到期未能兑付的风险事件,主要是因为在监管层的“窗口指导”以及银行、信托对自身信誉的追求下,信托公司强制保证项目到期支付,称为“刚性兑付”。
        陈贺表示,正是中国信托业独有的刚性兑付,令诸多风险承受能力较差者拥入了高风险市场,而大量资金的拥入,也促成了信托规模的爆发性增长。数据显示,2011年底至今,信托业几乎以每月净增1000亿元左右的速度在发展,预计到今年9月底,有望突破6万亿大关,一举超越保险业,成为仅次于银行的金融业“二把手”。
        风险凸显
        业内人士表示,在资产规模和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刚性兑付已经成为一剂猛药,确保信托产品的高效募资和高速扩张。无论是信托公司还是购买者,没有谁愿意在这一过程中自断财路。但如今,随着信托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每一个出问题的项目埋单正变得越来越困难,风险苗头时常冒出。
        今年4月,中诚信托的华业地产项目因为信托计划到期无力偿还而由华融资产接盘;中诚信托30亿元的“诚至金开1号”项目能否确保兑付,目前仍然是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同时,近两年还有绿城事件、吉林信托骗贷案以及华澳信托长信2号等几起兑付风险事件。
        陈贺表示,目前各类信托产品都存在不少风险。以现在最火爆的基建类项目为例,其抵押物大多是土地,但很多土地都未完成拆迁,政府平台公司也不需要通过招拍挂买地,这类地块的估值就有较大水分,很难说清楚。“更不用说房产、艺术品等高风险投资项目了。”
        “未来随着信托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信托公司埋不起单的时候,该怎么办?”用益信托工作室首席分析师李旸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刚性兑付保障或打破
        实际上,信托亏损事件并非不能存在。陈贺表示,作为一种寻求高收益的投资品,市场不能要求信托公司的每一个项目都挣钱。只不过是刚性兑付将投资者的风险降为零,而一旦这一保障被打破,风险扩散范围将比想象中大。
        事实上,打破刚性兑付已经箭在弦上。信托行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在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表示,由于“信托关系不属于债权债务关系,两者之间的界限泾渭分明,所谓信托公司对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理论上均无法成立”。“买者自负风险”成为近期业内最强音。
        陈贺表示,IMF《报告》涉及的风险提示并非无中生有,一旦信托公司承受不住埋单的负担,前期进入的小投资者恐将受损严重。同时,由于银信合作密切,这一风险有渗入银行系统的可能。
        对此,陈贺认为,信托业应该早做准备,建立起风险缓释和化解机制,同时加强投资者进场管理,在投资者中深入普及“买者自负风险”的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