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心400 687 0116

新闻资讯

全面获取中原信托的即时资讯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职副会长王丽娟解读信托业发展报告

日期:2014-07-11

7月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首次发布信托业年度发展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信托业的同仁: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信托业协会,参加在这里举办的《2013-2014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发布会。这份报告是由信托业协会组织编写并发布的首份信托业年度发展报告,报告得到银监会及非银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凝聚了信托业界专家及同仁们的共同心血。报告以真实记录2013年度信托业发展进程为主线,力求能够客观全面地展示信托业发展全貌,审视信托业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发展走势,解读和回应信托业发展的原因、盈利模式、功能作用的发挥、风险防控与创新发展以及备受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希望此份报告对于大家深入了解和认知信托业能有所帮助,同时,对于消除社会对信托业可能存在的误解,净化信托业生存与发展的市场环境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报告共有七大部分,除导言和专栏外,分为业绩篇、环境篇、业务篇、创新篇、治理篇五篇共十九章,篇幅超过30万字。

报告运用大量详实的数据和实证分析,全面客观反映2013年信托业发展状况,注重以数据和事实说话,注重以信托全行业的整体视角多维度审视信托业发展变化的全景,注重对数据背后信托活动的深度分析和对其发展趋势的理性预测。

总的看,2013年,信托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及产业结构调整宏观因素影响,部分行业及区域风险加速向信托业传导,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市场多元化竞争日趋加剧。面对严峻形势的挑战和压力,信托业顺应形势变化,积极调整应对,防控风险与探索转型并重,整体行业继续保持了良性发展态势,资本实力不断增强,信托资产规模持续增加,经营绩效稳步提高。可以说,2013年,是信托业稳步发展、探索转型、求变创新的一年。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报告2013年信托业经营运行及发展趋势变化的主要情况。

一、信托资产规模和经营业绩稳步上升

(一)信托资产规模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2013年底,全行业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0.91万亿元,同比增长46.05%(上年7.47万亿元)。

从信托财产来源看,单一资金信托占比69.62%;集合资金信托占比24.90%;财产权信托占比5.48%。

从信托功能看,融资类信托占比47.76%;投资类信托占比32.54%;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19.70%。

从资金信托的投向看,第一大领域为工商企业,占比28.14%;第二大领域为基础产业,占比25.25%;(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两大领域占比一半以上)。第三大领域为金融机构,占比12.00%;第四大领域为证券市场,占比10.35%;第五大领域为房地产,占比10.03%;其他占比14.23%。

(二)信托主营业务盈利水平和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2013年度,信托公司全行业经营收入总额832.60亿元,同比增长30.43%。经营收入中,信托业务收入611.43亿元,占比达到73.44%。继续保持和巩固了继2010年信托公司主营信托业务的盈利模式(信托业务收入占比首次超过固有业务收入)得以确立后,信托业务收入占比一直在70%以上的良好态势。

2013年度,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568.61亿元,同比增长28.82%,实现人均利润305.65万元,同比增长4.93%。全行业实现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2.25%,同比增长0.53个百分点。

2013年信托业继续保持了信托资产规模、信托业务收入双增长的良好势头,但规模和盈利增速均开始呈现趋缓态势。

就同比增速而言,信托资产规模2013年度较2012年增长了46.05%,与2012年同比55.30%的增速相比,下降了9.25个百分点,首次结束了自2009年以来连续4年5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信托业务收入2013年度较2012年增长30%,增幅较2012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较2011年的爆发式增长更是下降了77个百分点。

应该说,增速放缓是受经济下行等宏观环境和市场竞争加剧双重影响下信托业做出调整的一种正常结果,也表明信托业发展开始由快速增长进入稳定增长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意味着信托业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型与创新。

二、信托制度优势及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主要体现在:

(一)继续为投资者创造良好收益,信托业致力于成为社会财富优秀管理者的信心得到提升。

近年来,信托业持续为投资人创造良好收益。2010-2013年四年间,信托公司向投资者分配的信托收益以年均64.82%的速度增长,累计达到1.27万亿元。其中,2013年全行业68家信托公司当年分配给投资者的信托收益为5955.33亿元。

2010-2013年四年间,信托公司自身取得的累计信托业务收入为1596.30亿元,仅占信托资产实现的总收益的11.13%,也就是说,在信托收益分配中,向投资者分配的收益约占信托资产实际总收益的90%。将信托收益尽可能多地分配给受益人,充分体现了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定位和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也实现了信托业在中国金融体系中“满足居民投资理财需求,增加居民财产性收益”的重要价值,信托业制度安排的优越性日趋显现。

(二)助力实体经济平稳增长,信托业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者。

2013年,信托业进一步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总资产规模的78.27%投向实体经济领域,对舒缓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全行业信托资产的配置看,工商企业成为信托资产的第一大配置领域,2010—2013四年间,资金信托投向工商企业的占比分别为18.56%、20.41%, 26.65%、28.14%,呈现持续上升态势。

截至2013年末,全国存续的工商企业信托产品超过1万个,业务存量规模为近3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56%。2013年新增工商企业信托产品8718个,规模超过2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52%。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信托业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信托融资产品,通过信托贷款、股权投资、特定资产权益投资、应收账款收益权融资等多种方式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提供资金超过7710.41亿元,合作开展3950个项目,支持了6377家中小微企业发展,涉及科技、文化、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

(三)全面履行社会责任,信托业成为社会事业的新生促进者。

信托业充分发挥信托特有功能和制度优势,广泛探索运用公益信托模式,积极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模式创新,促进扶贫、教育、文化、科技及医疗卫生等公益事业的发展。2013年开展公益类信托项目39个,总金额达129.17亿元。

同时,信托业也积极参与扶贫赈灾、关注弱势群体等慈善事业,通过设立专项公益基金、捐赠等形式,在助困、助老、助学、助医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2013年信托全行业公益捐赠总额达1.21亿元。

2013年信托业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继续保持良性发展态势,信托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主要归因于两个重要的因素:信托制度安排上的灵活性和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成长性。信托特有的制度优势和雄厚的市场基础,一直是信托业保持发展活力的根本源泉。可以预见,信托增长动力的良性转换、市场对信托制度安排灵活性的认知和选择、我国资产管理市场长期的成长性,将成为驱动信托业未来持续稳步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

三、信托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应对措施

2013年,信托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风险防控和转型发展问题。

(一)信托业总体风险状况

伴随着近年来信托业的快速发展,信托业的风险也在积聚和逐步显现。2013年以来,信托业暴露出的风险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信托业风险状况的关注和担忧,信托监管与信托业界更是将严防信托风险底线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

总的来看,信托行业风险可控,但风险防控压力增大。一是实体经济风险向信托传递,部分前些年大规模扩张的行业面临深度调整,个别产业风险显著上升,影响信托项目兑付。二是部分交易对手财务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大,资金周转困难,可能难以按时偿还信托贷款。三是部分金融机构履职尽责不到位,未能发现交易对手涉及民间借贷、未及时发现交易对手违规担保或项目实际控制人挪用信托资金等问题。

针对信托业存在的风险,无论是信托公司还是监管部门都采取了一系列防范处理措施。

信托公司自身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大了存量项目风险监测和处置力度,在项目出现风险之后,切实履行受托人责任,综合运用流动性支持、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并购重组等多种手段,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是新增项目严控风险,融资类集合信托项目的准入门槛明显提高,行业选择更加谨慎;三是汲取教训,尽职管理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项目实施前的尽职调查和论证更加全面,项目运行期间的管理更加严谨。

监管部门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逐级逐笔明确风险防控责任,稳妥处置风险事件。要求信托公司对未来到期的所有项目建立台账,实时监测项目风险,逐笔明确责任人,并制定风险化解预案。二是紧盯风险变化,严控重点领域,对房地产、融资平台、矿产等风险隐患进行重点监测。三是加强风险项目问责。2013年以来,银监会对5家信托公司的23笔风险项目启动问责程序,对相关责任人员和业务团队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罚和展业限制等处罚措施。四是加强潜在风险防控。要求信托公司所有信托产品在入市前逐笔向监管部门报告,及时叫停存在风险隐患的信托产品。

应当看到,长期以来信托业实行信托赔偿准备金制度和净资本约束制度,信托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3年底,全行业计提的信托赔偿准备金已达90.60亿元,实收资本总额为1116.55亿元,净资产为2555.18亿元, 具有一定的单体或项目风险抵御能力。同时,信托业的行业稳定机制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

(二)信托业需要加快探索转型发展

2013年以来,信托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原有增长方式将面临来自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以及市场变化的诸多挑战。毋容置疑,2013年信托业开始显现的增速放缓的趋势,根本原因是支撑信托业过去快速发展的主流业务模式,即发挥私募投行业务功能的融资信托业务模式基础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信托业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创新。

2013年,在市场需求的牵引力、监管机构指导“回归本源”的推动力和公司自身升级的内驱力等三种力量的联合驱动下,信托业已开始进行转型的积极探索。在优化私募投行业务模式、探索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业务转型方面开始进行有益尝试。在资产管理业务领域,不断推出具有组合管理性质的基金化投资信托产品。如推出TOT、TOF、FOF等,在财富管理业务领域,不断延伸和深度挖掘信托制度本身具有的灵活服务功能,推出了资产证券化信托、企业年金信托、土地流转信托、消费服务信托、公益信托、私人财富管理信托、家族信托等一系列全新功能的信托产品和信托服务。

展望未来,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信托业需要加快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应从融资方的融资需求切换到投资方的投资需求上来,更多地立足于委托端客户的理财需求开发、设计相适应的信托产品。信托行业的转型之路必将充满新的挑战,需要重新建构业务模式,打造新的业务能力,并进行相应的组织变革。同时,信托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控制体系、流程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初步锻造了从融资到投资到服务的风险管理能力、投资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积累了包括投资端客户、交易端客户和合作端客户在内的庞大客户群体,打造了一支近2万人的行业从业队伍,为信托行业的转型打下了基础。

正如银监会杨家才主席助理为报告作序中所说的,面对新形势下,信托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既要正视问题,立足于转型发展和防控风险,又要有制度自信,对信托业制度有信心。

纵观信托业的发展历史脉络,有三个重要里程碑:一是2001年《信托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信托制度的正式建立,奠定了信托在中国的法律基础,结束了信托业多年功能定位不清、错位发展、历经整顿的历史。二是2007年银监会“新两规”的出台,是中国信托业发展的分水岭,信托功能定位更加清晰,信托公司立足信托本源,成为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重新登记后的信托业进入健康发展轨道。三是2013年信托业进入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期。银监会提出,以机制建设为核心,着力完善八大机制建设,全面推动信托业回归本位,转型发展。

我们有理由、有信心憧憬信托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信托业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层次的直接融资渠道,促进资产管理市场的繁荣,为投资者提供债权属性、股权属性等丰富多样的投资选择,努力成为社会财富的优秀管理者,推进信托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