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报》(以下简称《年报》)。
《年报》分七部分内容,全面介绍了2008年经济金融形势与银行业概况、银行业改革开放、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审慎监管、监管制度与监管执行力建设、加强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情况。
刘明康主席在《年报》主席致词中精辟总结了2008年银监会开展的主要工作。他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银监会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措施,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救急、救穷、不救乱”,加大信贷投入,支持经济增长。同时,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在全球银行业独树一帜。
据《年报》披露,200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首次突破60万亿元,达到62.4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07.5%,比年初增长18.6%。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12%,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超过国际监管要求的最低水平;达标银行204家,比上年增加43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99.9%;而在2003年,达标银行只有8家,占比仅为0.6%。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双下降”,截至2008年底,商业银行按贷款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余额5,603亿元,比年初减少7,082亿元,不良贷款率2.4%,比年初下降3.7个百分点。同时,商业银行提高拨备,以丰补歉,截至2008年底,拨备覆盖率116.4%,比年初提高75.2个百分点。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实现税后利润5,834亿元,资本利润率17.1%,资产利润率1.0%。银行业呈现稳健发展的良好局面。
《年报》介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都产生了消极影响。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银监会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指导银行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是加大对房地产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和理财产品的监管,督促银行业增加拨备,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建立外币金融资产风险盯市制度和日常沟通报告机制,密切关注危机发展对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影响。三是制定和调整一系列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国家“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督促和引领商业银行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经济稳健发展。
《年报》指出,2008年银监会根据银行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要求,继续加强监管法制建设和能力建设,强化审慎监管力度,不断增强监管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银监会积极践行政务公开,不断加强自身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建设,加深社会公众对银行业及其监管机构的了解和信任,努力维护公众权益和金融市场有序竞争。在实现风险监管目标的同时,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年报》指出,2009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从国际环境看,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从国内形势看,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下行压力增大。银行业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严峻,更需要在挑战中未雨绸缪,巩固并发展已经取得的成绩。
银监会新闻发言人廖岷表示,此份《年报》是银监会自2006年以来发布的第三份《年报》,是银监会作为政府部门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监会增强监管透明度、提高监管有效性、增加自我约束和监督的重要举措,也是银监会加强与银行业相关参与群体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与以往年报相比,2008《年报》突出了改革开放这个主题,契合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充分反映了银行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突出成就。